亦谈新时期“审计风暴”--
亦谈新时期“审计风暴”
湖北省竹溪县审计局 日期:2010-09-16 总浏览: 866
|
政府审计工作肩负着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神圣使命。随着审计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审计工作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2003年6月,被誉为“铁面审计长”的李金华同志代表审计署向国务院递交了一份长达22页的审计报告,如一枚重磅炸弹顿时在全国上下掀起了大浪,时隔7年,当2009年审计工作报告在新的公开制度下诞生时,曾经的“破冰”行为已逐步温和起来,一时间众说纷纭。通过认真审视审计工作现状,比较和探索新时代的“审计风暴”,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审计风暴的价值是“公开”,而不是“轰动”。 将审计结果及时而详细的公布出来,是对民众知情权的保障。今年6月,2009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公布,此次共审计56个中央部门,延伸审计310个下属单位,审计预算支出1224.83亿元,占这些部门预算支出总额的33.23%。审计报告与往年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报告之外多了三个“附件”:《已公告的单项审计结果》、《56个部门单位2009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和《2008年以来已结案的审计署移送的部分典型案例和事项》,将原来薄薄的几页审计报告变成了一本厚厚的“书”。 自2003年审计署推行审计结果公开制度以来,每年一次的“审计风暴”都能够造成一次轰动效应,对于公众来讲,除了触目惊心与扼腕长痛外,他们希望看到的结果应该是通过几轮风暴就能促使违纪违规情况得到显著改善,这显然低估了由于制度不够成熟带来的阻力,但是另一方面,也将审计工作推到了风口浪尖,通过社会舆论时刻提醒广大干部洁身自爱、净身自省,以警钟长鸣的方式凸显审计结果公开的价值。 二、审计风暴的依托是“问责”,而不是“指责”。 审计机关的职责是对本级和下级政府预算的执行、决算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通过对近十几年的审计报告分析,违纪违规问题无外乎几项套路,每年的审计报告也似乎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然而,面对一再打响的“廉政风暴”为什么总有人徘徊于屡犯屡审、屡审屡犯的怪圈不能自拔?除了金钱利益的诱惑,我认为,剩下的就是“问责风暴”执行力度不够,发现问题后一味的指责告诫他们:这样做不对,应该如何调账。给予了部分人妄想能凌驾其上的奢望。 我认为当前审计部门首要是依托问责制度,加大实行问责制的执行力度,形成威慑力,提高审计监督职能;其次是增强各单位负责人的问责意识,要求其理应为本部门的账务负责,不仅在单位内部实行问责,也随时接受各相关部门的监督;再次是结合“廉政风暴”和“问责风暴”,助推审计风暴再上新台阶。如若缺少“廉政风暴”,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将不再牢固;缺少“问责风暴”,审计执行力将受到威胁,审计风暴将独木难支。 三、审计风暴的重点是“以点制面、以小见大”,而不是“个案”。 从2003年开始,审计署要求所有部门单位的审计结果得以公布。之后,每年审计的部门和单位也越来越多,而审计结果也都会在向人大常委会报告之后隔一段时间公布,今年则是同时公布,这一时间差意味着,审计结果公开制度在经历了“7年之痒”后,终于趋向成熟,并开始成为一种符合政治伦理常识的常态化行为。如今,在新形势的“免疫系统”管理下,“风暴”的意味已逐渐淡化,减少了对个案的介绍,取而代之的是逐步趋向于对政策执行的评价和如何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表面看,其少了对个案的点名批评,实质是在更高层面上审视问题,并且逐步、逐级、逐层的完善着审计结果公开制度,促进各级审计机关行使监督职责,严格要求被审计单位规范国有资产的使用和管理。 四、审计风暴的目的是促使“关口前移”,而不是“亡羊补牢”。 面对政府的信任、人民的期望,审计干部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逐渐高涨,在一次次打响的“战役”面前,我们的最终目的还是希望能“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努力推进审计关口前移,及时帮助被审计单位找出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防患于未然,从根源上着手惩处违纪违规问题,将风险和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达到“治标更治本”的效果。而不只是例行完成每一次的审计,更不是在被审计单位铤而走险后,我们去“亡羊补牢”的工作方式,虽然犹为未晚,但毕竟是出了事故、遭受损失再去善后的,是一种被动的纠错和弥补。 为此充分发挥“预防、揭示、抵御”这三个方面的免疫系统功能,是在审计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纠错查弊,更要注重防范预警;不仅要注重微观审计,更要注重宏观分析;不仅要注重经济效果,更要注重社会效益。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和减少审计违规行为的发生,审计报告才能反映出普遍的问题和共性偏差,以促制度的修改和加大执行力度,提升审计监督职责,规范国家经济秩序。
|
|
|
|
|
|
最新公告 |
|
|
|
|
最新法规资料库 |
|
|
|
|